案例分享
基本信息:
杨** 29岁 男
耳道情况:双耳通畅,鼓膜完好,否认中耳炎史、家族史。
十年前带过某品牌助听器CIC,效果不明显也不舒适,佩戴2个月就没有再使用。
听损情况:主诉双耳从小就有听损,偶尔有耳鸣,平常安静环境下交流尚可,小声交谈或噪声环境沟通存在困难,需结合嘴型。患者自己怀疑是小时候打针导致的听力损失。
听力检查情况:
左耳平均听力:>96.25dBHL
右耳平均听力:>96.25dBHL
该用户为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也为高频陡降型听力损失。
用户期望:
●能够满足日常交流,不用家人多次重复话语,不看嘴型聆听
●打电话能够听得清楚一些
●多人交谈能够听得清楚
●佩戴舒适,最好小巧隐蔽一些
处理方式:
根据患者诉求以及听力情况,我们推荐贝尔通TST1763和峰力Audeo M70试听。
试听效果评估:
声场评估结果各频率均在言语香蕉图之内
用户当场反馈,使用助听器后,小声音交流明显听得好多了,无论来自哪个方向的声音语言都可以听清,并能判断声音来源。当场给体验了手机直连打电话,在电话中可与对方轻松交流,听音乐也有旋律感了。
分析讨论
陡降型听力损失到底如何补偿呢?
●佩戴舒适,音质可接受(无啸叫、不堵耳)
作为验配的首要目标,佩戴舒适,且在安静环境下音质自然非常重要。
我们知道,对于陡降型听力损失的弱听人士来说,他们往往在安静环境下不戴助听器也能交流,会觉得不需要佩戴助听器,以至于可能等上10到20年才考虑选配助听器。此外,陡降型听力损失的高频听损严重,助听器在给高频补偿时,容易引起啸叫;而低频听力又比较好,封闭耳塞或耳模很容易产生堵耳效应,让弱听人士听自己的声音觉得较大,或像在桶里。
综合起来,给陡降型听力损失的弱听人士选配的助听器需要佩戴舒适,且在安静环境下音质自然,无啸叫,不堵耳,否则很容易让他们产生还不如不戴的感觉。
所以验配首要目标对应的实际上是对助听器的选择,从外形上选择佩戴舒适(如开放耳验配的助听器),从性能上选择音质自然的助听器,让初戴者愿意去接受助听器的声音。
按临床经验来看,一般为中档及以上档次,具有较佳反馈抑制功能的开放式助听器。
对于陡降型听力损失,温和处理高频增益(如适当减少增益),并适当增加中频过渡区的可听度(即增益)可以更好地帮助弱听人士理解言语。
●要不要使用移频?
对于陡降型听力损失,到底要不要使用移频,这个问题因人而异。目前,大部分助听器厂家的验配软件都是需要根据听力图情况判定是否开启移频功能,且往往在重度及以上的听力损失才开启移频,这也是为了给听损患者提供更自然的音质。
当然,如果在经过如上介绍的验配调试后,患者想听到更多高频,尤其是噪音环境听得更好些,可以尝试使用移频,但移频不是我们强烈推荐地陡降型听损必备调试方法。
本案例患者高频从1500hz以后都测不出,还是建议打开移频。
最后总结一下陡降型听力损失的验配技巧
●助听器选择建议:中档及以上档次,具有较佳反馈抑制功能的开放式助听器;
●增益补偿建议:在处方公式得出的目标增益基础上,低频少补偿或不补偿,高频少补偿,中频过度区域多补偿;
●功能调试建议:视情况尝试移频;使用适当降噪功能,提高信噪比,优化噪音环境下言语理解。
Link:听力图陡降型的听损患者该如何选择助听器?
REF: Hearing Aids Supplier , ITE hearing aids, Hearing Aids TypesThe articl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email protected] to delet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