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儿童依赖听觉刺激来学习语言、音调、韵律、节奏等,所以在儿童成长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听力接收声音,才能有正常的发展。而当儿童不能正常地接收声音时,便容易造成言语障碍或延迟,讲话的语调过于简单,缺乏抑扬顿挫,对音乐和节奏的反应也不够灵敏。
轻度听损儿童听不清别人说话,需要重复才能明白内容。老师和同学不明原因,可能误认为其反应迟钝、不专心、理解能力差等。听障儿童可能因此变得焦虑无助,甚至将自己孤立起来。对于重度听损儿童,若未能及时对路上车辆的鸣笛和警报系统做出反应,可能有生命危险。
所以早发现听损儿童的弱听现象,早诊断早治疗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早期发现儿童听力障碍呢?
常见的弱听现象
幼儿时期
13个月:对于突如其来的巨响无反应;
3-6个月:不会寻找声源;
6-9个月:对自己的名字无反应,不会模仿咂舌音;
9-12个月:不会咿呀学语,不懂得简单动作指示;
12-15个月:未能说出第一个单字,如“爸、妈”等;
15-18个月:对父母的说话声无动于衷,说出少于5个词;
18-24个月:未能运用两个字的词不会用代词“你、我”等;
24-30个月:能说出的字少于100个;
30-36个月:未能运用4-5个字的句子。
孩童时期
常常需要别人重复讲话;
有时能听见别人讲话,有时听不见;
好像明白别人讲话了,但行为显示“不明白”;
上课常常不能专心;
聆听长时间的讲话,容易感到疲倦;
分组讨论时,跟从他人讲话有难度;
只能跟从一个步骤的指示,对执行多项步骤的指示有难度;
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低于同龄人。
广大家长朋友们,如果您的孩子出现多于半数以上的现象,可能有轻度以上弱听,应尽早去医院做全面听力学评估。
如果是传导性聋,建议早日采用医学治疗;如果是感音神经性聋,应早日选配听觉辅助设备助听器;对于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助听器干预无效的情况下,应尽早植入人工耳蜗。同时进行语言训练,从出生到五岁,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时刻。
故,当发现儿童有弱听现象时,及尽早实施助听干预和语言康复,这对弱听儿童今后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Link:如何早期发现儿童听力障碍?
REF: Hearing Aids Supplier , Hearing Loss, Digital Hearing AidsThe articl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email protected] to delete it.